读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二章 冬去春复至,斗转引星移2

第二章 冬去春复至,斗转引星移2(1 / 1)

赵旻虽已可自如行走,但在伏寿淫威之下,其人只字不敢提出宫城之事。

于是乎,赵旻只好乖乖在宫城中,一边陪伴老婆孩子,一边与卫府在许都仅剩的几名掾属制订明年的计划。

昨夜赵旻刚刚与步练师激情大战一番,清晨伏寿便带着一对龙凤胎儿女赶了过来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当然了,伏寿打的是请赵旻教导皇子的名义。

尽管伏寿如今愈发不将刘协放在眼中,但佳人行事还是一如既往般滴水不漏…

伏寿越来越像赵旻。

赵旻抱着女儿逗弄、伏寿则正在给儿子喂奶,两口子紧紧偎依着,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家常…

当然了,所谓“家常”,诸如此类:

“夫君,荆州四郡皆已得手?”

“不止,兴霸尚且夺江汉水师数百艘巨船,此外,伯绪先生不日将至,嘿嘿,荆州流寓士人将皆投入我麾下。”

于是,芳心欢喜的佳人,赏给爱郎一个香吻。

佳人复又问道:“夫君,凉州、益州又有何大事?”

赵旻笑道:“冉叔即将满载而归,凉州工坊皆已投产,此时凉州士人应已赶赴二关,形势一片大好;

本书~.首发:塔读*小@说-APP&——免<费无广告无弹窗,还能*@跟书友们一<起互动^。

益州方面,晚稻已近丰收,待来年,配合占城稻,益州必可实现水稻一年两熟,据子山称,益州士民皆安居乐业,形势同样一片大好。”

于是乎,佳人再次赏给爱郎一个香吻。

经过赵旻近两年的努力,本支离破碎、日薄西山的大汉,如今正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二人的一对龙凤胎宝宝,似乎也受到了他们父母情绪的感染,“咯咯咯”笑个不停。

一家四口正其乐融融之时…

不速之客孙权骤然赶来。

“少君,令君、孙仲谋求见。”

赵甲的声音,远远传来。

伏寿微微一惊。

赵旻则大惊失色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夫妇二人对视一眼,心中皆一沉。

赵旻将女儿交给老婆,霍然起身道。

“阿甲,我出门相迎。”

伏寿此刻正在房内,以荀彧之智,其人不可能察觉不到异样。

所以,赵旻只能出门迎二人…

正好,赵旻可借此良机出宫城。

待见到一身孝服的孙权时,饶是赵旻已做足了心理准备,其人仍难免悲痛欲绝。

赵旻热泪盈眶、语气哽咽道:“令君、仲谋,不必多言,先随我入宫觐见天子。仲谋放心,我必保你继承吴侯之爵位。”

少顷…

正与王贵人卿卿我我、你侬我侬的刘协,便有些不情愿地来到承光殿。

塔读@

自打赵旻发动舆论战,用“大字报”让袁绍狼狈不堪时起,刘协便似乎认命了一般。

刘协如其人那天杀的老爹汉灵帝刘宏一般,躺平享受起纸醉金迷、奢靡无度的生活。

反正他花的是赵旻的钱,丝毫不必为此心疼。

反正有赵旻攻伐、治理天下,也不用他刘协费心。

这既是伏寿越来越瞧不上刘协的原因之一,也是伏寿在宫中逐渐一手遮天的原因所在。

宫中宦官、女官、宫娥都能看出来,赵旻似乎有些怕伏寿…

他们不知道,赵旻其实不是怕伏寿,而是疼老婆。

言归正传。

摘剑脱靴的三人向刘协行礼完毕后,刘协见孙权一身孝服,又见赵旻痛哭流涕,心中只觉痛快无比。

赵旻的强援孙策,终于死了!朕心甚慰!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刘协不知道的是,该占的便宜,不该占的便宜,赵旻实际上都占了个遍。

于是乎,当自我感觉良好的刘协听赵旻哽咽着说“陛下,江东今实不宜再生变故,否则百姓将颠沛流离、战乱亦将再起,故吴侯之爵位,愚以为应由孙仲谋承继”之时…

心情极佳的刘协,便欣然颔首。

“准!仲谋,卿今后当以汉室为重,为吾治理一方!此外,吾再封卿为扬州牧,治所定于丹徒,吾之江东,便托付于卿之手!”

孙权大喜过望,当即顿首谢恩。

刘协心中冷笑:乳臭未干、身长腿短之黄口小儿,又焉能治理妥善江东?赵旻啊赵旻,你何其糊涂也!

于是乎,刘协犯了和黄祖相同的错误。

历史上能三分天下、玩弄江东士族,甚至是玩弄曹丕曹叡父子于股掌之上的孙权,又岂是等闲之辈?

好吧,尽管直至现在,还有不少人也是像黄祖、刘协那般认为的。

刘协怀着看赵旻、孙权笑话的心态,兴冲冲出殿找王贵人分享喜悦;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赵旻则领着荀彧、孙权二人,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回到阔别近三个月之久的卫府。

向孙权问明好基友孙策死因、黄祖老贼下场、江东近况之后,赵旻再次泪如泉涌。

其人“扑通”一声向东南方向跪倒,郑重其事地三拜而起。

“伯符兄长!旻必尽力庇护仲谋,不负兄长之重望!”

孙权触景生情,哭得险些背过气。

孙权心机即便再深沉、权谋再精熟,此时他也还只是个未满二十岁的毛头小子。

大兄骤然离世,对孙权的打击大到难以想象。

赵旻轻轻拍了拍孙权肩头…尽管孙权实际上是赵旻的二舅哥。

“仲谋节哀,逝者已矣,我等未亡人,当以继承逝者遗志为己任。仲谋且随我来,我等同去拜见老夫人。”

吴老夫人等孙家女眷的住处,赵旻当然清楚在哪儿。

塔读小~。>说—*.—免费*无广>告无*>弹窗,还>-.*能跟书~友们一起互>@动。

因为,那本就是赵旻为天下有才之士预留出来的大宅院之一。

伏寿确实始终将自己视为赵旻的原配夫人,对赵旻的财产,伏寿恐怕比赵旻本人都清楚。

为防止吴老夫人伤心过度,赵旻请自家老娘、杨彪的老婆袁夫人、伏寿的亲娘樊夫人、小婶婶蔡琰一同赶到孙家女眷住处。

然而…赵旻百密一疏。

当然,这事儿也怪孙尚香粗心大意、伏寿严防死守…

因为赵旻始终不知,大乔竟然也在此处。

综上所述,因赵旻预案充足之故,吴老夫人经受住了考验和打击。

在一众老妇、少妇劝慰开解下,老太太只是哭得撕心裂肺,却没有“噶”一声抽过去…

但大乔当场昏厥。

若非香妹子武艺高强、眼疾手快、及时抱住了直挺挺向后倒的大乔,大乔恐怕后脑勺将直接磕地、从而与孙策黄泉相会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香妹子用力掐了片刻小嫂嫂人中,后者方才悠悠醒转。

后者醒来后,却仍泪如雨下、目光涣散。

一时间…

这处大宅院哭声震天。

孙权不愧是孙权。

眼见此处无比混乱,孙权高喝道:“嫂嫂,亡兄有遗言!”

倚在孙尚香怀中的大乔娇躯一颤。

原本哭声震天的大宅院,登时寂然。

孙权珍而重之地取出孙策的绝笔信,递到自家老娘身前。

吴老夫人颤颤巍巍地接过信封,却怎么也打不开。

塔读小说,无广>告^在线免。费阅&读!

赵大娘一声长叹。

“亲家母,便由老身代劳如何?”

老泪纵横的吴老夫人缓缓颔首。

“有劳张夫人。”

赵大娘干脆利索地取出信纸念了起来。

待赵大娘念到“旻弟,为兄便将大乔、阿绍、三名女儿托付于你,你务必纳大乔为妾、且好生抚养为兄子女长大成人”之时,院内再次哗然一片。

超级奶爸赵旻,原本正安抚哇哇大哭的小毛孩儿孙绍,闻言登时愕然。

苟哥下意识地看向如雨后海棠一般的大乔,正巧迎上佳人那凄楚又无助的目光。

苟哥不着痕迹地将自己的视线,转到自己正抱着的孙绍身上。

苟哥轻轻摸了摸孙绍的头,语气坚定道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“甚善!阿绍,今后你便与桥氏跟随姑父如何?”

孙绍哭着问赵旻。

“大人,阿父今后尚可归来否?孩儿甚想念阿父!”

赵旻含笑颔首。

“阿绍放心,十年之后令尊一定归来,届时阿绍定要做一名顶天立地好男儿!让令尊对你刮目相看!”

【作者题外话】:这一章,咱们说一说孙权。

魏蜀吴三主中,孙氏出身最为寒微。

富春孙氏的“瓜农出身”、见诸多方材料。

自陈寿的“孤微发迹”到南朝的“种瓜自给”,流传二百余年。

这为其称帝之路,造成了严重阻碍。

首发&:塔>-读小说

安重荣有言: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兵强马壮者为之耳。”

此话无疑是破晓真谛。

陈涉、汉高、明祖、李闯之徒,无不是“崛起布衣,雄霸当时”的枭人。

虽说“尘埃中未可识天子”,但汉末三国“自有国情”。

彼时门阀当道,笃信天命;

因此“不怕不识货、就怕货比货”。

孙氏孤微发迹,固然可以附会成“斩蛇平天下”的“布衣将相”故事。

但也需要参考同时代的其他僭越者。

魏国奠基人是曹操,太尉曹嵩之子,中常侍曹腾之孙。

其家三世二千石、家资巨亿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且曹操以“清途”出仕(议郎),亦历位二千石(东郡太守、济南国相),在三国君主中,起点最高。

曹嵩时赂中官及输西园钱一亿万,故位至太尉。--华峤《后汉书》

光和末,黄巾起。拜骑都尉,讨颍川贼。迁为济南相……久之,徵还为东郡太守。--《魏书一武帝纪》

蜀国奠基人是刘备,景帝玄孙、贵胄之后。刘备是个“出于宗室、而生于贫贱”的矛盾体。少年时落魄到织席贩履,但也借“宗族资助”而游学洛阳。

备固贫贱,但宗室身份是可以确定的。即使魏国人也并不否定其“远支宗亲”身份,只是称其为“临邑侯后裔”。

(刘)备本临邑侯枝属也。--《典略》

东汉末期虽然王纲崩毁,但宗室还是很有几分号召力。

比如荆州牧刘表、益州牧刘焉、扬州牧刘繇、以及兖州刺史刘岱,皆宗室疏亲。

相较之下,“种瓜自给”的富春孙氏,便显得尤为难堪。

孙氏种瓜自孙钟而始,且种瓜之前便已经“家贫如洗”。

原文来自于塔&读小说~&

而孙钟一说为孙坚之父、一说为孙坚之祖父。

虽未详孰是,但孙坚“发自孤微”是可以确定的。

孙坚之祖名钟,家在吴郡富春,独与母居,性至孝,遭岁荒,以种瓜为业。--《宋书符瑞志上》

坚父名钟,因施瓜供异人而获吉地。--《异苑》

这也是孙坚、孙策发迹过程中,屡次被士族鄙视为“武夫”的现实来由。

(王)叡先与坚共击零、桂贼,以坚武官,言颇轻之。--《吴录》

彼时取士的前提条件是“经明行修”。

即通晓儒教经典(最好是家传经学),同时“有德有名”(这与乡闾清议挂钩,往往被大族垄断)。

富春孙氏,很明显不具备这种条件。

孙氏在吴郡乡里、虽小有势力,却也无甚根基。

塔读^小说APP@更多优质免费小说,无广告在@线免<费阅<读!>^>

遍览《吴书》,只能搜罗到孙静(孙坚幼弟)曾募部曲百人助战。

且孙坚旧部,普遍来自外州。

如程普、韩当是幽州人、黄盖是荆州人等等。

程普字德谋,右北平土垠人也。--《吴书十程普传》

黄盖字公覆,零陵泉陵人也。--《吴书十黄盖传》

韩当字义公,辽西令支人也。--《吴书十韩当传》

甚至孙权称帝后,孙坚之庙未设在老家吴郡,而是设在荆州长沙,即孙坚昔日做太守的地方。

且天子追七庙,孙权却只追了两庙(武烈庙和桓王庙,即坚与策)。

孙权不立七庙,以父坚尝为长沙太守,长沙临湘县立坚庙而已。于建邺立兄长沙桓王策庙於朱爵桥南。--《宋书卷十六》

可知孙坚之父再往上,出身已经令孙权难堪,故索性隐而不表。

本小。说首--发^站>点&~为@:塔读小说APP

在汉末魏晋的大环境下,魏、蜀两国君主均源自旧日高门,独有孙氏发迹最短,出身最低,孙权确实不容易啊!

有道是:形势比人强,识时务者为俊杰。

孙策死前为孙权留下的遗言,是分析江东问题最为有效的工具。

策临终说了三件事儿:

其一是深险之地未从;

其二是天下英豪在州郡;

其三是客籍侨姓人心不稳。

深险之地犹未尽从,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,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,未有君臣之固。--《吴书二吴主传》

这三件事可谓字字珠玑,精辟至极。

(1)深险之地指代“山越”,即逃避徭役而亡入山中的扬州百姓。

塔读@

(2)天下英豪指代“扬州士族”及“宗帅”,他们控制着土地和人口,与“深险之地”的山越互为犄角。

(3)客籍侨姓,即避难扬州的“中原士族”,这批人对孙策诛戮吴郡、会稽的大姓,心存畏惧,时刻准备逃归中原。

换言之,孙策死时,扬州可谓危机四伏。从庐江太守李术叛乱,以及宗室孙暠(孙权堂兄)“公开夺位”等丑事、便可看出彼时情况之险恶。

策亡之后,(李)术不肯事权,而多纳其亡叛。权移书求索,术报曰:“有德见归,无德见叛,不应复还。”权大怒。--《江表传》

策薨,权统事。定武中郎将(孙)暠,策之从兄也,屯乌程,整帅吏士,欲取会稽。--韦曜《吴书》

说得再直白一些,孙权继位之初,山越宗帅不服;扬州士族不服;外州士族也不服。甚至连同姓亲戚都不服。

更可畏者,是孙坚旧部在孙策死后、对孙权也不服。为此周瑜不得不主动行“君臣之礼”,以增权之“威重”。

是时(孙)权位为将军,诸将宾客为礼尚简,而瑜独先尽敬,便执臣节。--《吴书九周瑜传》

情况败坏到这种地步,也不难理解,为何孙权在夷陵大败刘备之后(222),依然迁延观望,改元而未敢称帝。

孙权太不容易了!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