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小说 > 历史小说 > 汉末雄风 > 第一百九十七章 荆州观暮色,江东唱挽歌5

第一百九十七章 荆州观暮色,江东唱挽歌5(1 / 1)

是夜,颖川阳翟郭家人荒马乱、鸡犬不宁。

翌日清晨,郭家内鬼全体被押到许都游街示众、并被许都士民唾骂。

午时三刻,随着许都令桓典一声令下,郭家内鬼尽皆授首。

许都、阳翟乃至整个颍川郡,人人拍手称快。

事实证明,杨彪、荀彧、赵云等人,确实想多了。

还是赵大娘厉害!

伏寿得知此事之后,当晚与爱郎激情鏖战了多半宿。

这段时间,最开心的就是伏寿。

在爱郎滋润之下,伏寿仿佛逆生长一般,愈发显得活力十足、青春动人。

让我们将视线看向大江两岸。

关羽之所以迟迟未归,当然不是其人作战不利。

而是…

关羽在迅速攻下丹阳郡秣陵、丹阳、湖孰、江乘、曲阿这几县后,为了诱出黄祖残余的全部部曲,对丹阳郡郡治宛陵城采取了围而不攻、围点打援的策略。

本来在大江两岸的九江郡历阳县、丹阳郡丹阳县两地徘徊的黄祖,在得知关羽的行动之后,果断下令留驻于丹阳郡的部曲全部撤出丹阳郡,并在历阳县的大江码头集结。

历阳县是后世马鞍山和县,丹阳县则是马鞍山当涂县。

如此一来,关羽的战略目的顺利达成。

黄祖辛辛苦苦谋划多年、又夙兴夜寐忙碌月余…

忙了个寂寞。

然而,黄祖并未就此罢手。

从其人集结部曲的地点来看…

黄祖的战略目标,几乎已呼之欲出:

九江郡合肥!

一切皆在赵旻预料之中。

经过梁习大半年的建设发展,如今的合肥城,比历史上同时期的合肥城要坚固许多。

更何况…

张辽已经顺利抵达合肥,并接管了合肥城防。

此外,陈登、乐进二人已抵达江都县,随时可经大江支援张辽。

而此时…

沿大江顺流而下的张绣,正虚心向贾诩求教。

“文和先生,某等应至何所?”

贾诩不假思索。

“长沙郡!”

张绣明显有些懵,夏侯渊等人更懵。

“长沙郡?”

贾诩微微一笑:“正是!忠明兄想必已兵不血刃拿下长沙郡也。”

张绣若有所思。

夏侯渊则忍不住发问。

“文和先生,既如此,某等赴长沙郡又有何用?”

贾诩见夏侯渊仍未开窍,便不再卖关子。

“妙才将军,若老夫所料无误,忠明兄今应已赴零陵郡,而长沙郡暂由桓伯绪之族亲主持事务,我军应先接管长沙郡,再另遣军马赶赴零陵郡,与忠明兄会合。”

夏侯渊正欲抢白,却又听贾诩慢悠悠道。

“此其一也…

其二,刘玄德此刻必已远赴江东,我军驻守长沙郡,其人心中必将难安,是以,其人不会在江东久留,如此,江东之乱将速定也。

其三,文谦、文远此刻必已至广陵、九江,而我军距九江远而距长沙近,故而我军理应赶赴长沙郡而不必再赴九江郡。

九江左近有文远、陈元龙两路兵马,兼且黄祖已为强弩之末,我军不必担忧合肥有失。”

贾诩这一番话,使在座众人连连称是。

张绣复又虚心讨教。

“然则,文和先生,今岁及来年年初,荆州、江东局势将如何变化?”

贾诩抚须而笑。

“骠骑将军,卫府今已占荆州四郡,将占五郡,来年年初,武陵郡亦将为卫府囊中之物;

刘玄德此番可得豫章郡,来年其人将图谋交趾;

吴侯对江东四郡失而复得,江东庐江、丹阳二郡统治必将不稳,卫府或可趁机渗透其中。

一言蔽之,此番黄祖之乱,最大受益者乃卫府也。”

这种话,也就贾诩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敢说。

虽然这都是实话。

于是一众武将皆陷入沉思。

贾诩抚须微笑,看向暮色下的滚滚江水。

在得到众多谋士、猛将之后,赵旻终于可以享受一次运筹帷幄、决胜千里的快感。

诚然如此。

许都外宫城的公廨中,赵旻确实在享受张良一般的乐趣。

其人正在地图上挥洒着笔墨,尽情推演各方的战局发展。

在赵旻的笔下,荆州章陵郡、江夏郡、长沙郡及零陵郡皆已收入囊中;

孙策重夺庐江郡和丹阳郡;

荆州武陵郡那偌大的土地,被赵旻划上一个圆圈;

荆州南郡没有任何标志;

刘备则得到了扬州豫章郡,并与其人的桂阳郡连为一体,两个箭头自桂阳郡郡治郴县划到交趾大部;

九江郡合肥城,黄祖的名字被划上一个大大的叉号。

此后,赵旻放下毛笔,抚须眺望东南方。

其人口中喃喃道:“南方大局定矣!”

正巧…

因爱情滋润、容光焕发而愈发显得美艳动人的伏寿,带数名宦官为赵旻送来点心。

见爱郎正眺望东南方向,伏寿嫣然一笑。

“太子太傅,可是江东大局已定?”

有宦官在场,赵旻不好与伏寿亲热,其人只好恭恭敬敬行礼作答。

“回皇后,黄祖败亡就在这一两日之间。”

伏寿趁宦官们不注意,偷偷给爱郎抛了个媚眼儿。

“妾恭喜太子太傅运筹帷幄、决胜千里!”

言罢,伏寿恢复其人一贯的威仪,对身后的宦官们下令。

“你等带皇子至此,不可使皇子哭闹。”

伏寿这个要求…简直是强人所难。

那几名宦官苦着脸应是后,迅速离去。

公廨门甫被关紧,伏寿便迫不及待地凑到爱郎怀中、轻启朱唇。

“夫君,江东当真已定?”

赵旻揽住佳人纤腰,微笑颔首。

“宝宝放心,有文远坐镇合肥,黄祖必败!”

见怀中佳人面带红潮、媚眼如丝,赵旻吓了一大跳。

“宝宝…”

伏寿伸出如葱玉指掩住爱郎的嘴。

“夫君放心,刘协已醉。”

赵旻看了看天色,哭笑不得。

“宝宝,今晚如何?今晚我必陪宝宝一整夜。”

伏寿以贝齿咬着樱唇,凤眼微眯、狡黠一笑。

“夫君…一言为定!”

事实证明,赵旻又一次被伏寿玩弄于股掌之上…

虽然这都是赵旻自愿。

傍晚,合肥城。

张辽就着城头、城外黄祖军营中的灯火,仔细查探着敌情。

黄祖临近傍晚之时,率近三万大军骤然杀至合肥城下,若非张辽早已处于戒备状态,且派出不少斥候游荡在外,说不定合肥城此刻已被黄祖一举攻下。

张辽在打量半晌后,心中已打定主意。

辽哥唤来自己的亲军司马,压低声音叮嘱了一番。

那亲军司马大惊失色。抱拳以一口地道并州雁门话说道。

“主君乃万军之主将,焉可如此?不如由仆如此!”

张辽哈哈一笑。

“休要废话,如此快意之事,自少不得你!速速准备!”

那亲军司马似乎想起了去年之事,于是其人深施一礼后快步离去。

张辽仰望着满天星河,复又俯瞰城下那点点灯火,胸中涌起万丈豪情。

戌时中(八点钟左右),许都外宫城赵旻公廨灯火阑珊,铜兽香炉仍在吐出袅袅轻烟。

随着地板发出“喀”一声轻响,伏寿娉婷袅娜的身姿,便出现于此处。

伏案疾书的赵旻放下毛笔,转首硬撑着走到佳人身前。

“宝宝,儿女皆已入睡?”

伏寿嫣然一笑:“夫君放心,儿女皆已入睡,有乳娘在,你我不必担忧。”

言罢,伏寿轻抚了一下爱郎的大腿,蹙眉问道:“夫君伤势如何?”

赵旻略略活动腿脚后,呲牙咧嘴道:“虽有好转,但仍甚为疼痛。”

伏寿眼中闪过一丝心疼和怜爱。

“夫君陪妾闲话家常如何?”

赵旻摇摇头:“如此殊为无趣!”

言罢,赵旻给了伏寿一个公主抱。

“春宵一刻值千金!”

随着床帐被拉下,床上很快传来…

一夜过后…

【作者题外话】:颖川商队虽因满载而归影响速度,尚未返回阳翟、许都,但家书一定已传回。

故此,颖川各家一定早已对郭家内鬼痛恨不已…

赵旻可是财神爷!

郭家内鬼居然敢助高干刺杀财神爷?

是可忍叔不可忍,叔可忍婶不可忍也!

还是赵大娘了得!

本书中,伏寿的命运天翻地覆。

而且,从伏寿如此肆无忌惮、有恃无恐可看出,伏寿妹子已经初步掌握了宫城内外。

实则…伏寿也是在狐假虎威。

伏寿不算太可怕,但谁敢惹赵旻?

宫城是最适合心机满满的伏寿发挥的大舞台。

荆州是最适合坏老头儿贾诩发挥的大舞台。

合肥也是最适合张八百辽哥发挥的大舞台。

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
接着上一章…不…上上章,继续为您说。

陶谦死后,刘备正式成为徐州牧,其人上任后的第一件事,便是纳投名状。

这一着棋分两步走:

其一是请袁绍“承制封拜”,其二是表奏袁绍之子袁谭为茂才。

没错,刘备要做的,就是与老大哥袁绍和解。

而这,这正是五年后刘备来投,袁绍老大哥出邺城二十里往迎的原因之一。

刘备提领徐州,便不可避免地得罪袁术(彼时袁术自称“徐州伯”)。

为了避免两面受敌,刘备必须寻求袁绍的支持。

最初,刘备曾试探徐州豪强口风,假意让贤。

先主曰:“袁公路(袁术字公路)近在寿春,此君四世五公,海内所归,君(指陈登)可以(徐)州与之。”--《蜀书先主传》

陈登可能会将徐州让给袁术?

呵呵!

是以,在确定徐州豪强的立场之后,刘备立刻遣使向袁绍示好,求袁绍“承制封拜”,册封自己为徐州之主。

陈登等遣使诣袁绍曰:“天降灾沴,祸臻鄙州(指徐州)……辄共奉故平原相刘备府君,以为宗主……谨遣下吏奔告于执事。”--《献帝春秋》

袁绍本人并不具备册封官职的权力,但他曾拥戴幽州牧刘虞为天子(刘虞不敢受),遂假借刘虞的名目,使用“录尚书事”的职权,滥封官爵。

(袁绍)推(刘)虞为帝。遣使诣虞,虞终不肯受。绍等复劝虞领尚书事,承制封拜,虞又不听,然犹与(袁)绍等连和。--《魏书公孙瓒传》

初平四年(193)吕布投靠袁绍时,便对袁绍“擅署伪职”的行为大加讥讽,以为“不足贵也”。

(吕)布自以有功于袁氏,轻傲(袁)绍下诸将,以为擅相署置,不足贵也。--《英雄记》

彼时(194)刘虞已死,袁绍失去了“录尚书事”的借口。

因此刘备的主动示好,自然令袁绍十分开心,立刻承认刘备对徐州的统治权。

(袁)绍答曰:“刘玄德弘雅有信义,今徐州乐戴之,诚副所望也。”--《献帝春秋》

刘备其实也颇有心术。他向袁绍示好时,暗中提出了一个对方难以拒绝的要求。

刘备对袁绍说:如果不让我做徐州之主,便会有“奸雄乘隙”。所谓奸雄,说的便是自封为“徐州伯”的袁术。

陈登等遣使诣袁绍曰:“天降灾沴,祸臻鄙州(指徐州),州将(指陶谦)殂殒,生民无主,恐惧奸雄(指袁术)一旦承隙。”--《献帝春秋》

二袁不睦,人所共知。因此刘备笃定了袁绍会答应自己的请求。果不其然,在袁绍的支持下,刘备提领徐州。

此事可以视作“下克上”。

刘备舍弃宗主(袁术)而自领大州,同时向敌对集团的头目(袁绍)示好,可见公孙瓒集团,随着刘备出走独立,已经分崩离析。

至于建安元年(196)袁术引兵讨伐刘备(这便是咱们之前曾详细讲述过的争盟淮隅),更是宣示着公孙瓒集团的名存实亡。

小弟自身难保、不能出手清理门户,袁术这个当大哥的只好亲自出马。

公孙瓒为何名存实亡?

呵呵,历史当真是一环扣一环。

原因很简单,公孙瓒冒天下之大不韪,杀了刘虞!

此举立时导致公孙瓒众叛亲离!

下一章,咱们继续说。

章节报错(免登录)
最新小说: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东周策 春秋霸业 安西兵日记 我刚登基称帝,她就说我是昏君 重生后,我成了侯府傻儿子 三国:幽燕铁骑踏天下 不宋 喜唐 后院通古代:开局秦始皇来敲门